當(dāng)前位置:醫(yī)學(xué)下載 > 資訊頻道 > 醫(yī)學(xué)前沿資訊 >

NEJM: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不改善胃癌總生存率

發(fā)布時間:2018-06-13 06:00 類別:醫(yī)學(xué)前沿資訊 標(biāo)簽: 來源: 作者:

        對于早期胃癌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是有益的,但不能改善總生存率。

        來自韓國的一項大型隨機試驗顯示,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與接受安慰劑的患者相比,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幾乎使異時性胃癌的發(fā)病率減半。

        在治療幽門螺桿菌的患者中,胃基質(zhì)萎縮程度從基線水平改善的患者比例也顯著較高。

        然而,治療并未改善這些患者的總體生存率或腺瘤發(fā)病率。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2018年3月22日的NEJM上。

        德國奧托馮格里克大學(xué)馬格德堡分校和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xué)的Peter Malfertheiner博士指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已被用作預(yù)防胃癌的策略。但目前的這項研究是在已經(jīng)患有早期胃癌的患者身上進行的,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在這個階段仍然有效。

        這項研究是由韓國高陽國家癌癥中心胃癌中心的Il Ju Choi博士及其同事進行的。胃癌患者往往會在胃黏膜發(fā)生晚期癌變,包括腺體萎縮和腸化生。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著手尋找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否能預(yù)防異時性癌癥,并減少早期胃癌的組織學(xué)變化。

        共有470名接受內(nèi)鏡下切除的早期胃癌或腺瘤的患者被隨機分配到接受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組或安慰劑組。主要研究終點是:(1)1年或以后在胃鏡檢查中檢測到的異時性胃癌發(fā)生率;(2)在3年隨訪期內(nèi)胃體小彎曲腺腺萎縮程度與基線相比有所改善。

        改良意向治療分析人群中有396例患者(治療組194例,安慰劑組202例),平均隨訪5.9年,在接受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患者中14例患者發(fā)生異時性胃癌(7.2%)vs安慰劑組中27名(13.4%)患者(治療組危險比為0.26~0.94;P=0.03)。

        在327例患者3年的活檢標(biāo)本中,治療組患者的胃小彎側(cè)萎縮程度改善程度高于安慰劑組(48.4%vs. 15.0%,P <0.001;比值比,治療組vs安慰劑,5.30)。

        同一部位的腸上皮化生程度改善的患者比例治療組也高于安慰劑組(36.6%vs 18.3%;P <0.001),但組間腺體萎縮或胃竇腸化生的等級無顯著差異。

        就次要結(jié)果而言,根除幽門螺桿菌獲益較少。研究所示,兩組患者的腺瘤發(fā)展幾乎相同:治療組16例,安慰劑組17例。

        總生存期也沒有受到影響。治療組11例患者死亡,安慰劑組6例(風(fēng)險比1.95; P=0.19)。治療組中1例死于胃癌,6例死于其他器官癌,4例死于癌癥以外的原因;安慰劑組中有1人死于胃癌,1人死于結(jié)腸癌,4人死于非癌癥。

        參考資料:Il Ju Choi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Metachronous Gastric Cancer.N Engl J Med. 2018;378:1085-1095.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70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