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醫(yī)學下載 > 資訊頻道 > 行業(yè)信息 >

為什么身體強壯的男性壽命卻不及柔弱的女性?

發(fā)布時間:2018-07-10 14:00 類別:行業(yè)信息 標簽: 來源:生物360 作者:新浪科技 / 2018-

北京時間 7 月 9 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為什么男性和女性的壽命不一樣呢?通常貌似強壯男性的壽命卻不及身體柔弱的女性。目前,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生態(tài)學 & 進化生物學教授理查德·布里畢斯卡斯(Richard G。 Bribiescas)指出,男女壽命差異與睪酮激素指數(shù)密切相關。

布里畢斯卡斯稱,多年以前,我在南美洲叢林進行人類進化史博士研究,當時我在一個偏遠的土著部落遇到了一個人,他戴著一頂破舊棒球帽,這頂帽子很可能是由當?shù)貍鹘淌抠浰偷,帽子上寫著一行字:“男人一生會經歷 3 個階段:有種、沒種、絕種(Stud, Dud, Thud)!闭娴暮茈y相信,這次經歷讓我記憶猶新,這一行字概括了人們一生的總結,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這頂帽子可能在路邊卡車休息站只需幾美元就能購買到,但或許這段文字體現(xiàn)出了人類科學的引人入勝之處。

眾所周知,交通事故和危險行為導致的死亡率中,年輕男性所占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年齡段群體,尤其是那些十幾歲和二十多歲出頭的年輕人,這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并不是什么新聞或者秘密。的確,不管環(huán)境或者生活方式存在的差異,男性的確普遍比女性去世得更早,而且更容易在年輕時期罹患癌癥或者心臟病。事實上,美國排名前 15 的致死因素(80% 死亡事件都歸結于這些因素),男性暴露的死亡風險明顯高于女性。

布里畢斯卡指出,很明顯,進化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問題在于為什么會這樣?是否人類自然進化會傾向于男性,使他們的壽命比女性更短?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學術問題。我現(xiàn)在已經 50 多歲了,我不得不承認,現(xiàn)在每新增一根白頭發(fā),就會增加我對衰老產生更多的恐懼感。

事實證明,很多物種中雄性個體通常都是壽命較短、死亡風險較高的一方。自然選擇似乎并不青睞與健康、活力和長壽相關的特征。相反,它促進的特性卻能提高繁殖成功率,或者從進化生物學角度表達就是適應度。如果增大適應度需要付出縮短壽命為代價,或者危害身體健康,那么生物體自身將優(yōu)先考慮這些特性。也就是說,性繁殖比延長壽命更重要。

耶魯大學進化生物學家稱,“男子漢氣概使你壽命不及女性”。

長壽與生殖之間此消彼長的相互作用在女性身體上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懷孕、生育和哺乳都會損耗身體和能量。最新研究表明,生育孩子越多,女性體內的氧化應激水平就會越來越高,而后者會反過來加速女性絕經之后的衰老速度。2006 年,一項針對波蘭農村婦女的歷史性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多生育孩子,絕經后的壽命就越短。雖然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進行證實,但是似乎“生育努力(reproductive effort)”的確會縮短你的壽命。

但是對于男性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他們顯然無需承擔懷孕的身體損耗,但是為了提高生殖成功率,男性也必須在生殖過程中分配大量的能量,而其后他們的健康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吧Α斌w現(xiàn)在高風險行為增加、體重增大等方面,后者尤其表現(xiàn)在性二態(tài)骨骼肌的增多,例如:男性特有的肩膀、背部、手臂等處額外肌肉。男性一生中為維持這些肌肉動作而代謝消耗的能量,相當于女性懷孕和哺乳期的能量損耗,但是男性代謝消耗對于健康疾病的挑戰(zhàn),在某種程度上是可控的。畢竟,為了權衡身體各功能之間相互沖突的需求,男性進化相應的生理機制有利于人類生命的延續(xù)。在這一過程中,激素是處理這些權衡關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對于男性而言,睪丸激素調控肌肉和生殖行為,但是這就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樣,此類調控作用也需要代出一定的代價。

睪酮激素常被描述為一種雄性激素,事實上女性體內也會形成睪酮激素,只不過數(shù)量少許多。除了促使胡子生長、聲音變得更加低沉之外,睪酮與男性體內能量消耗密切相關,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合成代謝激素,對男性能量消耗具有重大影響。也就是說,雄性激素能促進合成代謝,或者增強肌肉、以肌肉消耗熱量的速度加速新陳代謝。此外,睪酮也可以促進脂肪燃燒,提升性欲和改善情緒。從這些因素來看,睪酮激素似乎非常有利于身體健康,但事實上它是一把雙刃劍。

燃燒脂肪會讓你照鏡子時看上去更好看,但是野生生存環(huán)境,脂肪儲備不足可能會帶來健康危機,并且容易感染病毒。這在許多生物體中都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睪酮水平急劇上升標志著“生育努力”的提升,但同時也會威脅到與良好健康狀態(tài)相關的其他生理需求。例如:北澳袋鼬(Dasyurus hallucatus)是一種中等體形的有袋類動物,在雄性北澳袋鼬的一生中,其體內睪酮激素水平會經歷一次大幅上升,從而激起它們旺盛的交配欲望,但也導致較高的死亡率,因為雄性之間的性競爭以及脂肪損耗,雌性北澳袋鼬的壽命可達到 3 年,雄性北澳袋鼬壽命最長卻只有 1 年。生態(tài)學家杰米·海尼格(Jaime Heiniger)富于表現(xiàn)力地描述稱,“雄性北澳袋鼬仿佛是交配至死的!

睪酮對于人類壽命與衰老的影響十分微妙,并且很難進行評估,但是由于男性壽命普遍較短,所以很可能經歷了以上類似的情況。由于通過實驗操控男性體內睪酮激素來確定對壽命的影響是不道德的,研究人員通常必須從歷史文獻中搜尋更加微妙的線索。例如:19 世紀晚期中國和奧斯曼帝國,由于某些宗教派別會迫使男性閹割生殖器官,切除包括陰莖和陰囊在內的整個生殖器官。在朝鮮實現(xiàn)工業(yè)化之前的年代,宮廷里時常有閹人出現(xiàn);在 17-18 世紀的歐洲,兒童唱詩班中也有閹割現(xiàn)象,此外還有其它關于閹割生殖器官的案例。但是上述 3 種情況都明確記錄了這些男性的壽命檔案數(shù)據(jù),中國和男童唱詩班的記錄檔案顯示閹人比未遭閹割的男性更加長壽;朝鮮歷史檔案顯示宮廷宦官壽命比普通男性更長。

這就是科學,即使這些研究在他們的發(fā)現(xiàn)中是一致的,但是這些研究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獲得一個確切結論,其它的因素,例如:營養(yǎng)水平、社會經濟地位,可能也會影響壽命,但不完全受睪酮激素的影響。

“男人一生會經歷 3 個階段:有種、沒種、絕種(Stud, Dud, Thud)!

為了更好地明確睪酮的具體作用,科學家必須以“完好無損”的男性模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這些男性在補充睪酮激素之后所產生的影響變化。目前,鳥類學家們已經證明,實驗性漸增睪酮指數(shù)通常會補充雄鳥體內睪酮,與那些未補充睪酮的雄鳥個體相比,它們有能力筑造更多的鳥巢、擊退競爭者和養(yǎng)育更多后代。此外,如果某些雄性體內睪酮指數(shù)天生很高,那么它們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如果睪酮對生殖健康如此有益,那么為什么不是所有雄鳥都保持如此高的睪酮激素水平呢?還是之前提出的理論——睪酮激素過高會付出一定的代價。雖然補充睪酮的雄鳥能夠擁有較強的繁殖能力,但是它們的存活率卻有所下降,這些雄鳥體脂損耗較大,很難健康平穩(wěn)地度過繁殖季節(jié)。

除了鳥類之外,體內補充睪酮激素也頗受健康男性歡迎,這也有助于我們洞察睪酮對“生殖努力”和壽命的影響。雖然現(xiàn)在斷言服用睪酮激素會縮短男性壽命為時過早,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開始傾向于這一結論。2014 年一項研究表明,與治療前相比,服用睪酮的老年男性在第一次服藥后,90 天內更容易出現(xiàn)急性、非致命的心肌梗塞。較高的睪酮水平也許有助于肌肉形成,但是老年男性身體器官很可能無法承受相應的代謝負擔,顯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進行證實。

睪酮激素不僅會影響代謝變化,還會對男性生命歷程中的免疫反應造成重要影響。按照耶魯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史蒂芬·斯蒂夫斯登斯(Stephen Stearns)的觀點——“男子漢氣概使你壽命不及女性!

的確,男性在抵抗疾病感染方面,通常比女性更不堪一擊,這種差異性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也許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接觸感染源,或者因為男性在抵抗傳染病時處于化學劣勢——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證明這一假設。睪酮抑制免疫功能,而女性體內最主要的雌激素——雌二醇卻能提高免疫反應。然而,雌二醇也會增加女性自身免疫疾病風險,雖然它有助于生殖,但像睪酮一樣,體內過量還是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在野生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種群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睪酮激素會損害免疫功能,并且加劇傳染病的侵害,甚至最終導致死亡。目前還不清楚人體睪酮是否具有類似的作用,但對于生活在高感染風險地區(qū)的男性收集測試數(shù)據(jù),結果證實具有類似的趨勢。2005 年,研究人員在洪都拉斯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與未感染瘧疾的男性群體相比,患有瘧疾的男性睪酮激素水平較低,當被感染的男性接受治療時,睪酮激素會恢復至未感染男性群體的水平。

疾病感染并不是男性唯一需要擔心的,睪酮激素和其它激素也與更大的癌癥風險密切相關,尤其是涉及前腺癌,例如:睪酮激素水平較高的人群更容易患前列腺癌。

“正如一位生態(tài)學家所描述的,雄性北澳袋鼬是交配至死的!

那么為什么男性要承受睪酮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呢?如果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那就是雄性哺乳動物的生殖回報應當遠大于雌性個體。交配機會是制約男性適應度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假設一下,一位男性一年內與 100 位女性進行交配,那么他們有可能獲得 100 個,甚至更多的后代。可是女性的情況并非如此,在哺乳動物、其它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社會中,“一夫多妻制”普遍存在證明了男性和女性在適應度限制方面存在的差異。女性可以通過尋找更多交配機會提高她們自身的適應度,而不是通過養(yǎng)育更多的后代。從本質上講,雄性哺乳動物更愿意使用睪酮等高能耗激素投入到代謝代價更高的行為,因為這可以顯著提高他們自身的適應度。

對于生活在幾百萬年前更新世時期的原始人類而言,以上解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對于現(xiàn)今的男性而言,這種解釋依舊成立嗎?有可能,雖然人類越來越多地受到文化的影響,但是人類還是很難完全脫離自然選擇,例如:性狀差異、性狀遺傳以及繁殖成功率等。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男性無法進化形成其它的生殖策略,男性除了傾向于冒險行為,以及展現(xiàn)高耗能、縮短壽命的身體特征,他們還進化形成另一種生殖努力形式——“父本投入(paternal investment)”,有時該現(xiàn)象也偶爾出現(xiàn)在靈長目動物。為了促進“父本投入”演化,男性必須確保自己能夠陪伴后代身邊,冒險行為和高耗能組織退居二線,這樣男性才能保持更健康的身體狀況,甚至可能適當?shù)匮娱L自己的壽命。這意味著成為父親之后,照料后代使得自己體內睪酮水平下降,體重也會增加,但是這種“父本投入”方式對健康非常有益。

進化生物學教授布里畢斯卡斯指出,我對自然選擇論是否適用于男性或者人類而感到質疑;谶^去的人類進化史,我們也許仍需忍受較短的壽命和糟糕的健康狀況,但是進化的本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從本質上講,人類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支持可塑性的生理學可能是我們人類進化出定義標志性特征的原因:龐大、高耗能大腦、較長壽命、童年時間延長、需要更多時間養(yǎng)育后代。這可能有助于解釋全球會有 70 多億人口,但事實上這些現(xiàn)象背后都是生殖適應度的有力支持,男性進化形成了“父本行為(paternal care)”,這可能是一種新穎的生殖策略,幫助他們在進化之路上獲得成功。但這并不能完全改變他們仍需要睪酮激素進行繁殖的事實,但同時他們不太可能放棄與生命和健康相關的損耗,但話雖如此,作為人類還是比北澳袋鼬更好,盡管人類進化是一條地獄之路,我們還是要堅持地走下去。(葉傾城)